單元教學計劃
年級:水平三 五年級
執教:紀先浦
單位:淮安市淮陰師范學院附屬小
五年級小籃球運球單元教學計劃
學校 |
江蘇省淮陰師范學院附屬小學 |
教者 |
紀先浦 |
年級 |
五年級 |
人數 |
40人 | ||||||||
情況 分析 |
我校是國家級和省級體育傳統學校,各項體育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小籃球運動又是眾多體育項目中較受歡迎的項目之一。根據省編教材《科學地預設,藝術地生成》五年級上學期小籃球教學內容安排,我設計小籃球運球單元教學計劃。由于我校學生從中低年級開始就接觸籃球,所以基礎較好,因此我利用兩課時進行原地運球的練習,主要培養學生運球節奏性的把握,其他課時迅速開展行進間及體前變向等由一定難度基礎的技術技能的學習和練習,并增強學生對籃球運動的喜愛,培養其終身鍛煉的意識。 | ||||||||||||||
課題 |
提高籃球運球技術,感受籃球運動的魅力,在玩樂中求知在活動中健體。 |
課時 |
6課時 | ||||||||||||
單元教學目標 |
1.積極參與小籃球基本動作的學習,逐步提高小籃球運球水平,并對小籃球活動產生濃厚興趣。 2.培養學生對籃球運動的愛好,激發學生的學習參與興趣,了解小籃球運球的動作名稱、術語,懂得小籃球運球的技術方法。 3.知道并能利用球感練習提高控制球的能力,掌握運球的基本要領,形成正確的身體姿勢,發展靈敏性、協調性等素質。活動中學會避讓各種潛在的危險。 4.樂于參加小籃球活動,與同伴友好相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合作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提高自信,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與生活態度。 | ||||||||||||||
單元學習內容 |
小籃球運球:1.了解籃球運動知識,球感的培養和練習。 2.球感練習,原地運球:高低姿運球、學會跟隨節奏進行運球練習。 3.球感練習,高低姿運球,換手運球,直線行進間運球。 4.行進間變向換手運球,換手運球過障礙物。 5.曲線運球,行進間變向運球過障礙。 6.多種線路的變向運球,運球對抗。 | ||||||||||||||
課次 |
學習目標 |
教學內容 |
教與學重難點 |
教與學的主要策略 |
備注 | ||||||||||
1 |
1.了解籃球運動的發展史,并懂得籃球的基本技術。 2.通過嘗試,學生會做各種球感練習,并能夠基本控制籃球。 3.通過本課學習,培養學生敢于嘗試,不怕失敗,積極進取的精神。 |
1.了解籃球運動知識。 2.球感的培養和練習:手拋球、手指撥球、各種盤繞等。 |
教學重點:了解并掌握小籃球運球基本技術。 教學難點:球感的練習和控制好籃球。
|
1.播放籃球比賽錄像,激發學生對籃球運動的熱情。 2. 人手一球,嘗試練習,教師指導。 3.學生自我展示,并創新動作進行嘗試練習。 |
| ||||||||||
2
|
1.學生初步掌握小籃球的動作技能,熟悉球性。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積極思考和探究欲望。 3.發展學生上肢力量、協調和靈敏等素質。 4.通過集體的合作,加強班級的凝聚力,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積極進取的精神。 |
1.球感練習、球感操。 2.原地運球:高、低運球及互相轉換、換手運球。 |
教學重點:運球中的協調用力和控球能力。 教學難點:手指撥球和手腕的柔和。 |
1.球操,球感練習。 2.各種信號指揮學生練習。 3.聽講解示范,模仿練習,學會跟隨音樂節奏進行練習。 |
| ||||||||||
3 |
1.熟悉高低姿運球、換手運球的方法,學生能夠說出運球的基本要領。 2.通過練習,學生能正掌握直線運球的技術動作,并會做慢速行進間直線運球。 3.通過本課讓學生體驗成功與失敗的心理感受,培養學生敢于嘗試,不怕失敗的精神。 |
1.球感練習 2.高低姿運球,換手運球,直線行進間運球。
|
教學重點:運球中按拍球的部位及方向。 教學難點:能夠較好的控制球的落點。 |
1.教師的講解、示范。 2.信號指揮,鼓勵學生大膽嘗試,不怕籃球失控,培養學生自信。 3.小組展示,同學評價,老師點評。 |
| ||||||||||
4 |
1.熟悉行進間變向換手運球的技術,并能夠掌握動作技術要領。 2.通過換手運球過障礙的練習,使學生能基本控制身體姿勢和重心,提高控球能力。 3.通過學習和比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相互合作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
1.行進間變向換手運球 2.換手運球過障礙物
|
教學重點:側身護球和控制好球。 教學難點:穿越障礙運球中控制好籃球和身體的重心。 |
1.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思考。 2.多種信號指揮學生練習。 3.“音樂”節奏指導學生練習。 4.競賽法。 |
| ||||||||||
5 |
1.了解籃球運動的鍛煉價值,激發與培養學生參加籃球運動的興趣與愛好。 2.學生能掌握進行間體前變向換手運球,并能在籃球游戲中嘗試運用所學技能。 3.學生身心素質得到鍛煉和提高,突現個性,開發潛力,培養學生自尊、自信地與同伴合作及友好相處的精神,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
1.曲線運球 2.行進間體前變向運球過障礙
|
教學重點:曲線運球中拍按球的部位及方向的正確性。 教學難點:及時跨步,側身護球和加控制好球, |
1.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思考。 2.節奏法(分動作步驟)指揮學生練習。 3.動作要領口訣法指導學生練習。 4.小組練習,比較法。 5.比賽法。 |
| ||||||||||
6 |
1.學生能說出變向換手運球技術的動作方法,對此技術在籃球運動中的作用有所了解。 2.學生能初步掌握進行間變向換手運球,并能在一對一或多人對抗中成功嘗試運用變向換手運球技術動作。 3.學生主動學練,有興趣,有創新,敢于表現自我。 |
1.多種線路的變向運球 2.運球對抗 |
教學重點:變向運球對球的控制和身體重心的移動。 教學難點:變向運球中身體的協調性。 |
1.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思考、練習。 2.運用標志桿指導學生練習。 3.二人或多人的小組配合練習,并開展競賽。 |
| ||||||||||
安全保障 |
1.籃球場地清潔。 2.每人一個小籃球,主要采用四列橫隊隊形為主其他隊形為輔進行練習,給學生充足的練習空間。 3.嚴格課堂常規,加強紀律觀念。 4.采用醒目規范的標志物。 5.課堂強調安全問題和注意事項。
|
評價方法 |
1.比賽法 2.老師點評,及時總結。 3.小組展示,自我評價。 4.技能展示,師生共評。 5.學習效率比較 6.提問法 7.自主學習,拓展創新。
|
(教案與設計)
年級:水平三 五年級
執教:紀先浦
單位:淮安市淮陰師范學院附屬小學
《小籃球:運球》體育課教學設計說明
淮陰師院附小 紀先浦
一、教學指導思想:
本課在體育《課程標準》基本理念下,依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中“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技能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的觀點。用音樂和游戲來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通過“玩中學,學中玩”的方法來完成教學目標,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所有的教學內容都是圍繞教學目標設計的。
依據我校課磨實踐活動開展的成果—— “以學生情趣的發展引領教學和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體育課磨模式的設想,并以此開展一系列的實驗實踐性的教學活動,落實在日常的體育教學之中。通過教學我們了解到大部分學生對單調的技術練習不感興趣,如果我們把技術教學容入到學生喜歡的游戲中,那就會極大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在本節課體育教學中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實現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和價值的有效保證。為此我力求在教學中貫徹“寓教于樂”的教學思想,讓學生在“玩中學,玩中練,玩中指導,玩中提高”;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調動起來,從而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培養其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
二、教學目標
1.積極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通過運球技術教學,學生初步掌握小籃球的動作技能,熟悉球性。
2.經過學生的各種練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積極思考和探究欲望。
3.通過運球技術的學習,發展學生上肢力量、協調和靈敏等素質。
4.通過整堂課的教學,讓學生在實踐中超越目標,體驗成功的喜悅。同時,通過集體的合作,加強班級的凝聚力,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積極進取的精神。
三、“教學重點、難點”的把握以及如何突破:
教學重點:運球中的協調用力和控球能力。
教學難點:手指撥球和手腕的柔和。
四、學情分析:
小學五年級的學生正處于身體素質發展的“敏感期”和生長發育期,他們力量性不強,可塑性大,好勝心強,勇于克服困難,喜歡參加活動性的游戲。而我所教授的五年級籃球教材,學生們在很多籃球的簡單運動知識、技能都能有所了解。因此,我積極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我在教學過程中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覺性,激發他們在練習中去思考,去發展他們的體能和智力。在歡快的氛圍練習中穿插多種形式的練習方法,并以挑戰和競賽的形式來激勵學生,拓展課堂教學,我再以激勵性的語言及時的進行鼓勵,使學生樹立了自信心,養成互幫互學、共同提高的學習習慣,更加培養了學生對籃球的興趣。
五、“教學準備”:(教學器材、場地布置)
本課教學,師生人手一個籃球,充分練習基礎動作。我準備詳細的動作講解,以此來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通過用節奏感強的音樂來吸引和刺激學生的注意力。
六、教法和學法
一、教法
針對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遵循課磨實踐的教學模式和“從學生的發展出發,培養想象創新能力”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講解法教學:精講多練,抓住重難點。
2.示范法教學:動作規范、美觀,具有模仿性和靈活性。圖解示范,美觀具體,模仿性強。
3.自主教學:給學生以自由、自主的活動和想象空間,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
4.啟發教學:通過啟發、引導學生實踐分析,來掌握技術動作,提高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5.游戲教學: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小團體比賽互相促進提高,加強了學生的合作精神,有助于學生形成互幫互助共同提高的集體意識。
二、學法
結合教學內容及學生特點,本課主要采用了模仿法、討論學習法、合作練習法和游戲競賽法,讓學生多觸球、多練習、多思考,發揮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練習中發現問題,在練習和相互的交流中悟出動作要領,在充滿趣味和競爭激烈的游戲比賽中嘗試運用所學的技能,最終解決問題,激發其學練熱情和求知欲望。
七、教學設計:
教學流程的設計與安排
1.練習基礎動作,領會動作要領
2.原地運球練習
3.各種方法的運球練習
4.游戲
本節課是以小學小籃球的技術中運球為主要教學內容的新授課,依據“三環五步”的教學方法,通過體育課堂教學模式中“學生情趣的發展引領教學”的設想,我首先運用籃球明星的掛圖和小游戲來引導學生本課學習興趣。運用球操和熟悉球性的練習做好學生的心理和身體的準備。在遵循我校體育課堂教學模式“發展學生自主學習”和循序漸進的原則,首先通過學生的自主運球的練習,引出較正確的并引申到本節課的主要教學內容:運球。在運球的練習中,教師示范使學生更具體的了解技術動作要領。通過各種方法的練習,自主學習掌握技術動作,我再通過跟著音樂節奏練習和利用游戲練習這兩種練習方法,在激發學生課堂氣氛的同時,提高學生練習的熱情和練習的效果。之后,在學生基本掌握運球的技術動作基礎上,通過引申教學,引導學生進行創新方法的練習,不但增加了練習的難度,同時也自然地完成了本課主教材的系統學習。然后,在教師的組織帶領下,進行分組運球比賽,使得學生練習的興趣得到了再次的提升,再通過師生互動的游戲,更加的活躍了課堂氣氛,把本次課的課堂教學推向了高潮。最后,節奏式的放松練習,讓學生的身體和身心得到雙放松,教師和學生互動性的總結,使本課運球的技術動作再一次得到回顧。
八、“教學效果”
通過教學,預計85%以上的學生能夠達到本課教學目標。同學們將學得開心、愉悅,積極成功。練習密度:約38%;運動負荷:約40%
愉悅度:愉悅; 興奮度:興奮; 協作性:較好; 互動性:好;
淮陰師院附小體育課教案
年級 |
五年級 |
教者 |
紀先浦 |
水平 |
水平三 |
人數 |
40人 | |||||||||||||
教學 內容 |
1. 小籃球:運球 2.游戲:傳球大賽 | |||||||||||||||||||
教 學 目 標 |
1.積極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通過運球技術教學,學生初步掌握小籃球的動作技能,熟悉球性。 2.經過學生的各種練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積極思考和探究欲望。 3.通過運球技術的學習,發展學生上肢力量、協調和靈敏等素質。 4.通過整堂課的教學,讓學生在實踐中超越目標,體驗成功的喜悅。同時,通過集體的合作,加強班級的凝聚力,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積極進取的精神。 | |||||||||||||||||||
教學 重難點 |
教學重點:運球中的協調用力和控球能力。 教學難點:手指撥球和手腕的柔和。 | |||||||||||||||||||
教學 程序 |
教學內容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組織形式 |
次數 |
時 間 | ||||||||||||||
調動情趣激發興趣階段 |
一、 課堂常規 |
1.教師整隊 2.師生問好 3.宣布本課內容(以籃球明星:姚明作為本課學習的導入) 4.隊列隊形練習 5.慢跑:我愛籃球 6.韻律球操 7.球性練習 |
1.體委整隊 2.進入本課情景 3.隊列隊形練習 4.慢跑游戲:我愛籃球 5.韻律球操 6.球性練習(手指的撥球) |
******* ******* ******* ******* Ψ 慢跑組織形式: 圍繞籃球場 |
1
1
1 |
2
3
2
2 | ||||||||||||||
探究 演示 合作 創意 階段
探
究
演
示
合
作
創
意
階
段 |
一、 小籃球:運球
1.自主嘗試練習
2.運球練習
3.聽節奏進行運球練習
4.自主創意練習
5.挑戰:兩人互斷
二、游戲:接力大比拼
|
1.組織學生自主練習原地運球 2.請學生示范,教師進行講解和示范:站姿——前后站立,眼看前方 技術要領——手腕帶動小臂,手指拍球并協助穩球(手指要柔),另一手護球。 3.指導學生進行原地運球練習 4.對個別學生進行糾錯 5.提出要求,高低姿運球 6.增加難度,報數運球 7.小游戲 8.聽鼓點節奏進行慢節奏的練習 9.聽鼓點節奏進行快節奏的練習 10.聽鼓點節奏進行練習 11.學生進行自主創新動作練習 12.相互學習動作 13.學生自我展示(音樂節奏) 14.教師講解游戲規則和方法 15.將學生分成2人一小組進行練習 16.、對練習的效果進行評價
1.帶領學生到指定的位置 2.強調游戲方法和注意事項:聽指揮進行統一比賽,遵守游戲規則 3.組織學生進行嘗試 4.組織學生進行比賽 5.對比賽情況進行總結 |
1.自主練習,感知動作。 2.看學生示范和教師示范,聽講解,初步了解運球的動作要求。
3.進行原地運球練習 4.高低姿運球 5.報數運球 6.自我糾正錯誤動作 7.轉換方向練習 8.聽慢鼓點節奏進行高姿或站姿運球 9.聽快鼓點節奏進行低姿或跪姿運球 10.聽鼓點節奏進行練習 11.自主創新動作 12.相互學習動作 13.進行展示階段(音樂節奏) 14.聽講解了解規則和方法 15.兩人一組練習 16.體驗成功的快樂
1.站立于指定位置 2.聽教師講解,了解游戲方法和規則 3.遵守規則進行嘗試練習 4.小組間的比賽
|
******* ******* ******* ******* Ψ
組織: ******* ******* ******* *******
Ψ
組織:
* *
組織形式:
*******
*******
|
1
1
2
4
4 4
1
1
1
1
1
1
2
2
1
2
|
1
1
2
2
2 2
1
1
2
1
1
1
2
4
1
3 | ||||||||||||||
穩定 情緒 恢復 身心 階段 |
1.放松 2.小結 3.師生再見 |
1.組織學生進行放松 2.總結本課內容 3.宣布下課 |
1.進行放松練習 2.總結本課 3.師生再見 |
******* ******* ******* ******* Ψ |
1
1 |
3
1 |
場地 器材 |
1.小籃球41個 2.音響一組 3.一面小紅旗 |
預計負荷 |
1.練習密度:38% 2.運動負荷:40% |
課后小節 |
|